採訪還沒正式開始,屋主陸先生家的愛犬——「黑寶」就先來迎接我們,牠親人的個性,總讓人覺得牠就像家裡的迎賓大使,熱情又溫暖。
這是一間位於北部老社區的房子,從中古屋購入開始,陸先生就已經有個明確的方向:想打造一個舒服、實用、可以長久生活的家,既能承載日常,也能貼近全家人的生活節奏。
「這是我們家第二次裝潢,之前是我單身時住的房子,一些硬派一點的風格還可以接受,現在換到這個家、也有了小朋友,就得調整一下了。」他語氣平淡,卻聽得出來,這次裝潢他花了不少心思,想把這個家整理成真正適合一家人生活的樣子。



餐桌旁,是一家人最珍惜的日常
從門口走進來,最先映入眼簾的,是一整排整齊排列的公仔展示櫃。再往裡走,是家裡那張小巧的餐桌,櫃體、餐具與微微露出的插座配置,都能看出這是一個每天被好好使用的空間。
空間沒有複雜的線條或裝飾,卻能從很多細節感受到屋主一家的生活節奏——就像黑寶會走上前迎接每個來訪的客人,或是一家人在餐桌旁聊天吃飯的樣子,都成了這個家的日常風景。

一開始,陸先生就決定家裡一定要有一張餐桌,但要在有限空間裡擺下餐桌、電器櫃和通道,又不影響日常動線,對小宅來說其實並不容易。
「我們家會煮飯,也希望可以有個地方,全家能一起吃飯、聊聊天,這一塊真的不能省。」他說得很堅定。
後來透過設計師的規劃,他們家有了現在這張能伸縮調整的餐桌,與電器櫃被安排在同一側牆面,機能與動線都兼顧到位。
平常只拉出一小段使用,有需要時再展開延伸,一家人或親友就能圍坐用餐。電器櫃裡可以收進微波爐、氣炸鍋、餐具、小家電,連插座與走線都事先設計好,使用起來更俐落順手。

這個區域承載了一家人每天的生活節奏:早上在這裡吃早餐、晚上一起吃飯,小孩寫字、畫畫也都在這裡進行。
「這區我真的很滿意。」陸先生這麼說,語氣裡帶著某種日常裡的踏實與溫柔。
餐桌旁的日子總是忙碌卻溫暖,也正是這樣的日常,讓陸先生開始思考孩子的房間,應該是一個怎麼樣的空間。
在小宅裡,收納也可以很溫柔
「小朋友未來衣服只會越來越多,房間的衣櫃就要一次做滿。」陸先生帶我們走進孩子房,說這句時語氣輕鬆,眼神卻帶著某種寵溺的笑意。他仔細觀察生活、記得使用習慣,也為孩子預留了成長的空間。
除了兒童房放滿玩具、書籍與娃娃,每個角落也都藏著他對收納的用心。
像是天花板某些區域,他還特別請設計師「挖洞」,加做天花收納空間,讓屋裡能收進更多不常用但必要的物品。
他一邊打開天花板上方的隱藏櫃,一邊笑著說:「就是希望小房子,也能放下我們的全部生活。」


客廳、臥室、走道,甚至電箱周邊,也都設置了系統櫃。展示與收納櫃相互搭配,讓他的公仔收藏與日常用品,都能找到最合適的位置。
「公仔還是要展示啦,但也要避免灰塵,小孩也能自由活動,不擔心會碰壞什麼。」這些看似再小不過的細節,都來自實際的生活經驗,少了裝飾,多了一份真正貼近的設計。

一點一滴的參與,讓這個家更像我們的
這次裝潢的規劃,太太幾乎全權交由陸先生處理。他笑說,太太的個性隨和、不太干涉細節,所以從設計溝通到建材挑選,幾乎都是由自己親自參與、完成。
「像洞洞板、燈具這些,都是我自己找的,一方面省錢、另一方面也比較符合家裡的需求。」語氣很自然,像在說一件日常的家事,但也能感受到,這份參與並不只是為了裝潢,而是一種從生活中延伸出來的責任。
這些親自參與的過程,慢慢成了家的輪廓。而家裡的某些角落,也悄悄記錄著他們夫妻兩人一起經歷過的時光。

就像客廳的洞洞板——上面整齊掛著一面面獎牌,是這些年他們一起參加路跑、戶外活動所留下來的紀錄,也讓這面牆帶上了些生活的故事。
「以前我們兩個會報名很多活動,現在雖然比較少了,但那段回憶還是很值得留下來。」
像這樣的片段,默默留在家裡某些角落,沒有被刻意擺進什麼「佈置」裡,卻自然地成了這個家的風景之一。
對的人、對的過程,讓家一步步成形

這不是陸先生第一次裝潢,也不是第一次與設計師合作。但他特別提到,這次的設計師在配合上相當彈性,有什麼想法都能討論,該調整的地方也都願意協助處理。
「我們有時候會想到什麼就問,他也都會幫我們處理,不會說一定要照原本的。」整體從設計到施工都蠻順利,也如期在過年前完成,讓這個家,能夠在新的一年裡正式展開新的生活。
雖然語氣平實,但字裡行間聽得出來,他對這個家的滿意,不只是來自設計的結果,也來自整個過程中,那份共同參與、一步步成形的踏實感。

白天的光、晚上的飯桌,一家人生活著的節奏
「窗邊那張按摩椅,是採光最好的地方,白天陽光灑進來,坐在那裡看書、休息,真的很放鬆。」
這是陸先生最喜歡的角落。一張椅子、一束陽光、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,家裡有那麼一個可以自己待著的地方,在他眼中,是生活裡少見的餘白,也是一種讓日常慢下來的方式。

家裡的節奏在一天裡悄悄變化著,白天靜靜透進來的陽光,傍晚餐桌旁的交談聲,中間還會穿插黑寶不定時的探頭、靠近和討摸。
整體風格簡單、舒適,隨著一家人的生活習慣慢慢成形,不是為了某種樣子而裝潢,而是讓空間能自然地承接每個人的日常。
從一進門開始,迎面而來的展示櫃、公仔、黑寶緩步靠近的模樣,到餐桌旁留下的互動畫面,就能想像這間屋子被好好地生活著,也一點一滴地被喜歡著。


關於台北老屋翻新費用與需求
- 裝潢專家:呂泓毅 室內設計師|杰美空間設計工作室
- 房屋狀況:台北,中古屋翻新,施作坪數約 15 坪
- 裝修費用:約 130-140 萬
- 翻修項目:保護、拆除、門窗工程、浴室翻新、防水泥作、衛浴設備、全室線路更新、插座迴路新增、燈具設備代安裝、平釘天花板、木作收納櫃、廚房櫥櫃、人造石檯面、廚房設備、烤漆玻璃、SPC地板
如果你也有老屋翻新需求,想找台北室內裝修幫忙規劃出親子居家的收納,
希望這份開箱故事能帶給你更多靈感及方向,或上 PULO 裝潢平台,刊登需求讓設計師來幫忙。
PULO嚴選各地的室內設計師與統包師傅,
並提供完善的媒合機制,讓您輕鬆找到可靠的好家專家。現在就點擊下方按鈕,一起實現家的夢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