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潢時,許多人會在窗邊、臥室或書房留一個「臥榻」的位置。
它不像沙發那麼厚重,也不像床那麼佔空間,卻能多出一個能坐、能躺、又能收納的角落。
對空間有限的居家來說,是兼具實用與舒適的小設計。
(首圖由德立美工程有限公司提供,看看這位專家的其他作品和服務流程)
臥榻是什麼?
臥榻是一種長型的坐臥空間,通常以木作或系統櫃訂製完成,能結合收納、休憩與裝飾功能。
常見的做法是設在窗邊、書房一角或畸零空間,讓原本用不到的角落發揮效用。


臥榻裝潢可以用在哪裡?
客廳:將臥榻延伸至沙發旁或窗邊,可以增加額外的座位區。當親友來訪時,不需要擔心位置不夠,也能讓公共空間的視野更開闊。


書房:書房結合臥榻是最常見的配置。當讀書或工作累了,可以隨時躺下休息。如果臥榻尺寸足夠,書房也能輕鬆轉換為有採光的臨時客房。

臥室:設計在窗邊,讓臥室多一個放鬆的區域;或者設計在床尾,可以作為放置衣物或睡前閱讀的坐臥區。


玄關:將臥榻作為穿鞋椅使用,下方可設計開放式收納放置拖鞋,或抽屜式收納小物品,在出進門時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性。

臥榻的優點有哪些?
臥榻優點一:高機能收納,解決小宅雜物困擾
無論是上掀式或抽屜式,臥榻下方都有可利用的儲物空間,適合放換季衣物、棉被或較少使用的物品。
對坪數有限的居家來說,是提升收納量的好幫手,也能維持視覺整潔。

臥榻優點二:彈性休憩空間,可閱讀、放空、午睡
靠窗的臥榻能引入自然光,是閱讀與放空的好位置;若尺寸夠深,也能作為午睡區,甚至變成臨時的客用床鋪。
對沒有多餘客房的家庭來說,臥榻能彈性發揮在臨時的睡眠需求上。

臥榻優點三:善用畸零空間,化解窗邊或樑柱尷尬
不少房子都有不好利用的角落、或是窗台下方的空間,若改做臥榻,不僅能讓格局視覺上更平衡,也讓原本浪費的角落重新發揮作用。
對採光良好的窗邊,更能成為家裡最放鬆的一個角落。

臥榻尺寸要多少?
臥榻深度
深度容易影響到使用的舒適度,可以主要用途調整:
- 單純坐臥:建議深度約50–60公分,類似一般餐椅或沙發深度,坐著時腳能自然著地。
- 半躺臥/盤腿:臥榻深度約70–85公分,能盤腿或側躺午休,是最舒適的休憩深度。
- 臨時客床:如果臥榻會作為床鋪使用,深度建議至少90公分以上,以單人床尺寸(約90–105公分)為標準,翻身時較不受限。

臥榻高度
高度建議約 40-45 公分,與沙發或床架相近。如果下方有做收納抽屜,記得也要把滑軌和櫃體厚度算進去,避免座面過高。

臥榻長度
長度當然是依空間而定,若想讓臥榻有實用性,建議長度不要低於120公分。
如果需要作為臨時床鋪使用,長度則建議做到180-200公分會較舒適。


臥榻收納怎麼做?
臥榻下方的空間可以依使用習慣設計不同開法:
上掀式臥榻:
內部空間最完整,收納量最大,適合放換季物品,但要記得預留上方掀蓋空間。

抽屜式臥榻:
拿取最方便,不用移動坐墊,適合收納小型物品。
有些人也會在臥榻側邊加裝層板或插座,方便放檯燈、充電或擺飾。這類細節可以在施工階段一併預留。
臥榻缺點是什麼?
臥榻雖然方便又具機能,但在實際使用上也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:
臥榻缺點一:固定式結構,彈性較低
臥榻大多是木作的固定設計,施工完成後不容易拆卸或搬動,若日後想改變空間用途或調整傢俱位置,變化的空間會比較有限。
臥榻缺點二:靠窗區易受潮、褪色
臥榻常設在窗邊,長期日曬有可能會讓木作變色、乾裂。若通風不足,也可能出現潮濕發霉的問題,建議在設計時預留通風縫隙或使用可拆式坐墊套。
臥榻缺點三:收納取物不如櫃體方便
大部分的臥榻都有結合收納空間,但上掀式需整個掀開坐墊,抽屜式則要預留足夠走道才能開啟。若動線狹窄或放置位置不當,使用起來會稍微麻煩。
臥榻設計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?
- 增加坐墊與靠枕
臥榻若鋪上布質坐墊或靠枕,坐起來會更舒服,也能依季節更換顏色與材質,維持空間氛圍感。

- 結構承重安全
臥榻多以木作或系統櫃結構為主,需確認內部骨架能支撐成人重量。若預計當作臨時床使用,建議承重至少達100公斤以上較安心。

- 邊角與高度安全
若家中有小孩或長輩,可在邊角處做圓角或加裝防撞條,減少碰撞風險。若座面偏高,也可增加階梯或止滑墊,提升使用便利。

- 燈光照明搭配
臥榻常作為閱讀或放鬆的空間,建議搭配柔和的壁燈、吊燈或可調角度的閱讀燈,讓空間氛圍柔和,也能兼顧夜間使用的安全。

看完了裝潢筆記,是不是對家有了更多想像?想把夢想中的家完美實現嗎?
PULO嚴選各地的設計師與統包師傅,
並提供完善的媒合機制,讓您輕鬆找到可靠的好家專家。現在就點擊下方按鈕,一起實現家的夢想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