鞋櫃在家中通常設置於玄關,是收納鞋子的主要空間。
許多人在挑選鞋櫃時,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,就是「鞋櫃深度該怎麼選」?
鞋櫃深度不只關係到能放哪些鞋子,也會影響進出門的動線。
這篇整理了鞋櫃常見尺寸、挑選要注意的地方,並介紹不同門片設計的差異與各自的優缺點,讓還在思考猶豫的你,找到適合自己家的命定鞋櫃設計!
(首圖由長乘寬室內裝修工作室提供,看看這位專家的其他作品和服務流程)
一、鞋櫃深度怎麼抓?常見尺寸建議
一般常見的鞋櫃深度以30公分、35公分和40公分為主。
如果家裡大多是一般平底鞋、球鞋,30公分的深度基本上就足夠使用。
不過如果有比較多尺碼較大的鞋款,會建議鞋櫃深度設計在35公分,收納起來比較不容易卡到。
家裡如果有長靴或需要把鞋盒直接放進鞋櫃,則建議40公分會比較適合。
設計時也要記得考慮門片和層板的厚度,以及每層之間的間距,這樣鞋子放進去才不會壓到。
如果家裡還需要收納雨具、清潔用品等雜物,也可以考慮鞋櫃深度做深一點,空間更彈性。

二、鞋櫃尺寸怎麼選?依空間與需求調整
除了深度,鞋櫃的寬度和高度也要根據家裡人口、鞋子數量和空間大小一起考慮。
如果家裡鞋子比較多,可以選擇寬一點的鞋櫃,或是做到頂的設計,增加收納層數。
鞋櫃寬度則看玄關牆面的長度來調整,空間比較小的話,建議先盤點家裡鞋子的數量,決定最常穿的鞋要放幾雙。
鞋櫃高度則依空間條件調整,活動式的層板相較起來更容易調整,也能隨季節更換鞋子類型,有需要也可以增設坐墊或穿鞋椅,讓穿鞋時更方便。
三、鞋櫃門片類型怎麼選?
鞋櫃的門片設計有不少種類,像是平開門、橫拉門、掀門,以及沒有門片的開放式鞋櫃。
平開門
平開門屬於最常見的款式,適合玄關或空間較寬敞的區域。使用時要特別注意,開門需要預留前方的活動空間,以免影響進出。

橫拉門
橫拉門適合空間比較狹窄的走廊或玄關,開關時不用往外推拉,對於家中空間有限的格局來說較為便利,也不會造成動線阻礙。

掀門
掀門多半設計在較矮的鞋櫃或單層櫃,開啟容易,適合收納常穿的鞋款。不過因為結構限制,容量會比其他款式少一些。

開放式鞋櫃
開放式鞋櫃則以方便為主,拿取鞋子時不需要特別打開門片。不過這種設計容易累積灰塵,平時需要較頻繁的清理與維護。


四、鞋櫃內部可以怎麼設計?
鞋櫃內部可以做活動層板設計,根據不同鞋款高度調整間隔,收納空間比較彈性。

有些人會另外配置抽屜或收納盒,可以放鞋墊、鞋刷或防潮用品,增加實用機能性。
考量到台灣氣候潮濕、悶熱,鞋櫃本身若能加上百葉門片或透氣孔,有助於維持空氣流通,減少異味與發霉的情形。


鞋櫃下方如果預留10到15公分空間,除了比較容易掃地,家裡常穿的鞋也能直接擺放,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。

五、平開門、橫拉門、開放式鞋櫃設計優缺點比較
- 平開門:平開門鞋櫃的優點是造型選擇多,開關使用也簡單。不過,開門時必須注意前方空間,避免影響動線。
- 橫拉門:橫拉門鞋櫃適合用在小坪數居家,使用時不會佔用外部空間,不過五金配件建議挑選較為耐用的產品,避免長期使用後卡頓。
- 開放式鞋櫃:開放式鞋櫃雖然通風效果好,也方便拿取,但灰塵容易累積在櫃子內,要有定期清理的心理準備。
另外,如果是裝設百葉門片或有透氣設計的鞋櫃,雖然通風好,比較不會悶熱,不過縫隙也容易卡灰,要記得多擦拭清潔。


如果想了解更多玄關鞋櫃設計,你可以參考這些>>
《玄關怎麼設計才好用?落塵區、鞋櫃深度、燈光一次整理給你》
《20款鞋櫃設計全攻略!》
《3大鞋櫃、玄關櫃設計重點,尺寸、高度怎麼選?》
看完了裝潢筆記,是不是對家有了更多想像?想把夢想中的家完美實現嗎?
PULO嚴選各地的設計師與統包師傅,
並提供完善的媒合機制,讓您輕鬆找到可靠的好家專家。現在就點擊下方按鈕,一起實現家的夢想!